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18日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铭记光辉历史、厚植企业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暨第26届全国普通话宣传周、中国中铁“开路先锋”企业文化进校园主题实践展示活动。
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党委宣传部、团委、铁建学院、城轨学院、机电学院、交通学院、建工学院协办。宣传部部长王志刚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希望同学们铭记党的光辉历史,深入学习领悟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中铁“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并预祝参赛选手取得佳绩。

本次活动分为经典诵读和红色故事我来讲两种形式。经过层层选拔11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最终决赛展示环节。
铭记光辉历史,激发斗志动力。经典诵读《不朽》《八女投江》《毛泽东诗词颂》等篇目,用红色的激情点燃青春的旋律,将现场观众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征程,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峥嵘岁月印成记忆,时间长河川流不息,硝烟虽远,但革命先烈的故事深深镌刻在这片他们为之战斗、为之牺牲、为之长眠的土地上。


厚植企业文化,不负时代召唤。《一个女人的天路》《致我的铁路兄弟》《开路先锋精神》《中铁巾帼展英姿——道岔工程师张莉》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拉开历史帷幕,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中铁在革命战争、国家建设、科技攻关、装备研发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和红色记忆。时光流逝,精神永恒。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这些伟大精神将继续激励新时代中铁人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共绘交通强国美好未来。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红色故事《踏寻北大荒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铁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东北抗联精神》向我们讲述了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形成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经过激烈角逐,经典诵读组22级供电4班祖铭赫荣获一等奖;22级信号2班张婷、刘新雨荣获二等奖;22级铁管2班王竹灵、车辆4班赵超、车辆3班刘雨杰荣获三等奖。红色故事我来说22级动车组2班尹孝禹荣获一等奖;22级信号2班王岩岩、建工3班李羽司荣获二等奖;22级车辆2班高浩、道桥4班王婷、机电4班王山宾荣获三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红雪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与点评,肯定各位参赛选手展示出的青春奋斗者的风貌,并对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探索思政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改革中,以创新实践活动的方式,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策划者”,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切实提升思政课程的育人成效。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现方式,弘扬龙江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学生以精神的力量来激励自己,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做新时代的开路先锋,自觉的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共赴百年新征程,共筑伟大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