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仁海院长在第26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日期:2010-09-13

                                           在第26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日
                                                            韩仁海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在这金桔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共同迎来了第26个教师节。首先,我谨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向爱岗敬业、战斗在教学、教辅、后勤、管理第一线的广大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我院改革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各位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7月,国家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方针,特别是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部署,吹响了21世纪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军号。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贵在尊师。教师是学院的办学主体,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学院。我院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他们淡泊名利、荣辱不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在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默默无闻的耕耘着。今天,他们中间已经涌现出了1名国家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名师,9名院级名师;凝炼出了1门国家级精品课,12门省级精品课;打造出了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也造就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团结实干的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正是全院广大教职员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教书育人、科学管理、周到服务的踏实工作,推动了我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去年教师节到现在,短短的一年里,我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招生再创佳绩。在全国高考生源普遍减少的情况下,我院今年圆满完成了招生计划并满额录取。
      就业成绩喜人。我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据国家人保部统计,我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而我院的就业率为95.14%,其中在大型国企就业率为88.2%。在省报发布的就业率最高的前20个专业中,我院专业占到了7个,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授予“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被联合国教育基金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教育品牌研究会等六家单位授予“中国就业典范百强院校”称号。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院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实训实习、教学管理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并有实质性进展。瞄准社会经济及新兴行业发展,新增了“安全技术管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等专业,使我院专业数达到29个。
      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测量实习质量和毕业实习质量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对口率、顶岗率和直接就业率都有明显提高。
      积极鼓励并出资200多万元培养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实施名师工程和骨干教师培育工程;不断强化“双师”素质,先后派出教师80多人次到现场进行调研和指导学生实习;派出两批团队赴泰国易三仓大学进行了学习交流培训。
      确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在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泛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院编制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学院下步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省高校发展定位专家组对我院规划给予了很高评价。
      新校区建设即将启动。学院抢抓哈尔滨市“北跃、南拓”的历史机遇,在平房区哈南工业新城职业教育园区购置了60万平方米土地。院领导班子多次开会论证研究,与平房区政府反复沟通洽谈,并先后就买地、校园置换、新校区建设向中铁三局、中铁宏达中心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领导汇报,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目前学院已与平房区政府签定了意向性协议。新校园建成之时,我院的办学条件将得到彻底改观。
      下面我要重点讲一讲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情况。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今年起至2015年,要在全国的1215所高职院校中,建设100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这个建设项目相当于本科院校的211学校建设。骨干院校建设的重点就是要解决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问题,也就是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及社会需求相脱节问题;其次要解决“双师”队伍建设问题,要使企业技术人员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及单独招生等多项改革。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按照地方推荐、评审立项、年度考核、动态管理、分期安排经费的方式,分年度、分步骤实施。2010年遴选40所左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2011年、2012年再分别遴选30所左右,2015年完成全部项目验收工作。
      同志们,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我院在2020年之前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次机遇,是我院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统计,到2015年,高考适龄人数仅相当于高峰期2007年的60%。生源极度萎缩情况下,本科院校还在扩大招生规模。高职高专院校将面临严竣考验。我们如果不发展、不强大,特色不突出,就会影响到招生和就业,进而影响到学院的生存、发展。办学同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不居安思危,抓住契机,谋求更大发展,就将丧失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nb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