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张蕴启(1963—),男,河南延津人,研究员,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摘 要:通过第一轮双高建设,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逻辑实现了“按专业找产业”到“依产业建专业”的实践转变。在“后双高时代”政策引领深入推进、产业人才需求变革加速演进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转变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能有效破解“按专业找产业”的逻辑误区。职业院校必须贯彻“依产业建专业”实践路向,坚持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的目标逻辑,立足服务产业链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逻辑,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相匹配的实践逻辑,追求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利互惠融合的价值逻辑,在“后双高时代”系统推进专业群建设模式改革。
关键词:专业群;产业;双高;职业教育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形成了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和部分领域领先优势,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我国大国地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我国产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1]。面对这一复杂和严峻的产业发展形势,为了更好地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需要。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2]。实施“双高计划”建设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融入区域发展的适应性明显改善,促进产业升级的抓手越来越多,国际影响力有所增强。以第一轮双高计划的验收为标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专业群建设逻辑也发生深刻转变。从传统的“按专业找产业”到如今的“依产业建专业”,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积极适应,更是对职业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革新。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转变背后的逻辑,并探讨其在“后双高计划”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
一、“后双高”建设的时代背景
1.政策引领与深入推进
一是立法新篇:重塑职业教育法律框架。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框架的重大更新。新法不仅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更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新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强调了其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政策新风:构建职教改革政策体系。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指导,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3,4]、《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体系。它们从多个维度出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职业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三是发展新局:创新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一方面,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打破了传统观念的限制,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发展,打通了各种限制职业教育发展的壁垒,形成了开放、包容、协同的发展新格局。此外,聚焦标准、制度、平台等内涵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改革,为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改革新策: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5],提出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方面。改革新策的实施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产业变革与人才需求
一是新兴浪潮:产业技术变革对职教的新挑战。当前,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与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些变革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新兴产业的崛起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是人才渴求: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短缺与职教之责。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市场上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供给却明显不足,这一供需矛盾凸显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责任。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肩负着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服务,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缓解高素质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政策引领与深入推进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重塑了法律框架,构建起了职教改革的政策体系,创新了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深化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同时,产业变革与人才需求的快速演进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兴产业的崛起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短缺都凸显了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使命。然而,无论是政策的推动还是产业的驱动,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专业群建设这个“牛鼻子”上来。因为专业群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更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按专业找产业:传统专业群建设的局限性
从学术视角来看。首先,在学科逻辑与产业逻辑的对接上,传统专业群建设往往过于强调学科内部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忽视了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学科导向的建设模式导致专业群与产业链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难以有效支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们总是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性,但传统专业群建设却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科边界,限制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在专业群内部结构优化方面,传统建设方式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分工与协作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产业发展。此外,传统专业群在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专业群的集群效应。事实上,专业群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通过优化内部结构、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实现专业群的整体效能最大化。再者,传统专业群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产业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专业群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然而,传统专业群建设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相对较少,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最后,传统专业群建设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专业群建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往往停留在表面描述和经验总结的层面,缺乏对专业群建设内在规律和机制的深入剖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
从经济效益的视角来分析。首先,传统专业群建设往往存在资源错配与浪费的问题。由于缺乏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和预测,专业群在资源配置上往往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这既包括了物质资源的错配,如教学设备、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无法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也涉及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比如教师团队的专业背景与产业发展方向不匹配,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这种资源错配不仅增加了专业群的运营成本,也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其次,传统专业群建设在市场竞争力方面表现不足。由于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精准定位,专业群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这不仅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薪资水平低等问题,也影响了专业群的声誉和影响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这种竞争力不足会进一步加剧专业群的经济效益下滑。最后,传统专业群建设在创新动力方面存在短板。由于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氛围的营造,专业群往往难以产生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这不仅限制了专业群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贡献,也削弱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下,创新能力的不足会严重制约专业群的经济效益提升。
从社会效益的视角来看,传统专业群建设同样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人才结构失衡是传统专业群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过于依赖学科导向进行专业设置,专业群往往忽视了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这导致了某些领域人才过剩,而一些新兴产业或关键领域则人才短缺。这种人才结构的失衡不仅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社会服务功能弱化也是传统专业群建设的一个显著问题。专业群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本应具备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多种功能。然而,由于缺乏对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视和投入,传统专业群往往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佳。这不仅降低了专业群的社会认可度,也削弱了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最后,传统专业群建设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也存在不足。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专业群应当承担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缺乏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传统专业群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无法在推动文化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不仅影响了专业群的文化建设,也限制了其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贡献。
传统专业群建设在按专业找产业的逻辑框架内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从学术视角看,其过于强调学科内部逻辑,导致与产业逻辑脱节,限制了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从经济效益视角分析,资源错配、市场竞争力不足以及创新动力缺乏等问题凸显,影响了专业群的经济效益提升。而在社会效益层面,人才结构失衡、社会服务功能不足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受阻等问题同样亟待解决。因此,未来专业群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科与产业的对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并拓展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功能,以实现专业群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三、依产业建专业:专业群建设的新思路
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依产业建专业作为专业群建设的一种创新思路,不仅丰富了专业群建设的理论体系,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思路旨在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对接与融合,推动教育链的延伸、产业链的升级、供应链的强化、人才链的打造以及价值链的提升。
1.目标逻辑: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下延伸教育链
依产业建专业,以学理契合为基础,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对接。通过深入理解产业发展趋势,教育链得以有效延伸,与产业链形成紧密互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撑。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群在建设中,提出“世界之最,谁来操作?”的口号,把培养国之重器技术技能人才摆在突出位置,紧扣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将产业前沿技术、工艺和管理理念融入教学中。这不仅延伸了教育链,使教育更加贴近产业实际,同时也为产业提供了大量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过程逻辑:服务产业链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逻辑架构上,依产业建专业遵循从产业链到教育链的递进关系。通过服务产业链,教育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教育服务更加精准地满足产业需求,推动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如四川省在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产业链的布局和需求,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提高了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不仅推动了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也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3.实践逻辑:构建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
依产业建专业强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如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提出“入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保障。
4.价值逻辑:追求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利互惠的价值跃升
依产业建专业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价值链的跃升。通过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共赢,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深耕航空,瞄准产业高端,携手航空工业、中国航发构建“人才共育、技术共创、使命共担”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提供前沿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支持,而企业则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市场需求反馈,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教育与产业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价值链的跃升和产业升级。
依产业建专业不仅是专业群建设的一种理论创新,更是教育实践中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这一思路的深入实施,期待看到更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不断适应和引领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新趋势,为专业群建设的未来发展探索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第7号)[A].2023-12-27.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A].2019-03-29.
[3]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A].2019-01-24.
[4] 教育部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A].2020-09-16.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22〕65号)[A].2022-12-20.